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元曲,或称元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戏曲艺术,为散曲和杂剧的合称。元曲是诗歌本身的内在规律及文学传统继承、发展的必然结果。元曲有三要素:唱(唱词),科(动作),白(对白)。元曲的体制具体表现为宫调、曲牌、曲韵、平仄、对仗、衬字六个方面。
元曲作家中留有姓名、曲作的共二百二十多人,流传至今的作品有四千五百多首(套、部)。元曲淋漓酣畅、泼辣直白、诙谐风趣、热烈尖锐、富于动感,以俗破雅,以俗成趣,语言自由活泼,充满活力。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窦娥的责天问地,代表着不屈从于现实命运的浩然正气。关汉卿的《窦娥冤》是中国古典悲剧的典范,“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王国维语)。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秋思之祖”马致远匠心独运,自然天成,意境深远,“一切景语皆情语”。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崔莺莺与张生有情人终成眷属,真挚的爱情故事流传千古,荡气回肠。王实甫的《西厢记》拉丁文、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意大利文、日文等均有译本,影响所及,遍布全球。
我为君王犹妄想,你做皇后尚嫌轻。可知道斗牛星畔客,回首问前程。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令人可叹可恨,可思可悟。白朴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沉雄悲壮,为元曲冠冕”。
元曲作为“一代之文学”,题材丰富多样,创作视野阔大宽广,反映生活鲜明生动,人物形象丰满感人,语言通俗易懂,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不可缺少的宝贵遗产。
聆听元曲,品味美好,领略不一样的风景……
“全民阅读·书香乾县”晨光文化讲堂第十讲将华彩启幕。主讲嘉宾: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文系主任张文利女士,报告题目为《元曲及明清诗歌》。学术主持:知名职业办刊人、著名诗人、作家秦巴子先生。
4月25日下午3点,晨光中学阶梯教室,欢迎社会各界朋友光临,感受文化的熏陶,接受思想的洗礼,我们不见不散!
责编/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