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旖旎三月,万物生晖,摇曳的枝蔓新芽带给世界新的希望与感悟。晨光文化讲堂迎着和煦的春风款款而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3月25日下午,“全民阅读·书香乾县”晨光文化讲堂第九讲在乾县晨光中学阶梯教室华彩启幕。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陈熙熙女士继续以《宋词》为题,带领我们徜步在墨香古卷间,重回到青衫长袖、吟诗醉月的岁月,去重温那个烟波浩渺的古宋朝代,共同领略宋词之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研究员张艳茜女士担任学术主持,晨光中学董事长张晨及全体校委会成员、部分师生及社会文学爱好者近200人济济一堂,现场聆听了这场高水平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讲座。


活动现场

活动主持汪从英致辞
陈教授以宋词中描写春天的佳句作为开端,应时应景,切合时宜。接着,她以多年来研究宋词的积累与体悟,与大家共同分享了宋词的精妙、唯美与厚重……
上期陈教授主要讲述了词的基本概况和宋词在北宋时期发展的流派、代表词人词作,本期陈教授分南宋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详细解读了各个阶段宋词的杰出代表及经典名篇,从用词选择、情感抒发及意境修辞等文学表现方面,深入地剖析了宋词之美:南宋前期的词坛枝繁叶茂,万木葱茏。慷慨悲愤的爱国词、低吟悲戚的感伤词、寄情山水的隐逸词并存,形式多样;南宋中期的词坛秋风萧瑟,层林尽染。重点推介了辛弃疾,他的词雄奇豪放、妩媚温柔、令人心酸、幽默诙谐,写尽人间万般滋味;南宋后期的词坛岁暮天寒,雪虐风饕,其词作也在“木叶脱尽”中传递出成熟和衰落的气息。姜夔以“清空”、“骚雅”的笔调抒写时代的伤痕,吴文英在词中任由意识流转,以曲折回旋的手法吐露心灵的呜咽,令人叹为观止。
陈教授现场朗诵多篇千古名作,时而激越有力,时而低回婉转,时而轻盈明快,时而深沉滞涩。在场的师生都被她的声音所感染,如痴如醉,徜徉忘返,使经典佳作历经岁月的沧桑,愈发彰显其旺盛昂扬的艺术魅力和思想价值。

陈教授主讲《宋词(下)》



部分内容
讲座最后,学术主持张艳茜做了精彩总结。她说,感谢陈教授,以她多年深厚的古典文学学养和研究积累为我们讲述了宋词和宋词背后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宋词经典永恒的魅力;感谢宋词,让我们了解了大宋王朝从繁华强盛到衰落亡国的复杂历史和辉煌灿烂的文化发展史。经典具有历久弥新的特质,有无限解读的可能性和文化多元性,品读宋词,要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聆听,在不同时期不同专家学者的阐释中更新思维,更深刻地走近宋词,成就更为丰润的自我。

张老师做精彩总结
千年的宋词,那种气韵,那种凝重与低沉,需要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承载。文字是静默无声的,但文字的力量却是坚韧不拔的。
在与时光对峙的人生中,诗词是唯一的安慰。宋词将生命意识、风骨气韵、家国情怀,三者合而为一,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积淀于文化中的审美基因,成就了中华文化昂扬自信、自强、自豪的品格。正因为有了数千年的诗词净化,我们的思维方式才更加简约而敏锐,语言内容才更加丰富多彩,面部表情才这样的妩媚动人,为人处世才这样的自信与豁达。
品诗词雅韵,铸文化精魂。在新时代的追梦征程中,让我们再吟一首千年的宋词,抚一曲万古的鸣琴,饮一杯温润的浊酒,饱含情怀,奋勇向前,永不停歇!
大美晨光欢迎您!下期“晨光文化讲堂”与您相约,我们不见不散!
责编/杨军